当前位置: 首页 > 分院新闻 > 正文

请让我来认识你——工匠精神:当专注成为一种习惯

日期:2017-03-05 【字体:    

日期:2017-03-05

43年,一段足够长的时光,见证了刘惠民从一名军人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机务工作者,一万多天的披星戴月,勤勤恳恳,成就了洛阳分院五十余年的安全飞行。

机务,无论在航空公司还是训练分院都是默默的一线工作者。肩负着保障飞机起降,飞机例行检查与排故,以及定期检修和改装工作。很多人不太了解机务人,以为他们可能只是手上戴着乌黑的手套,一身的油味和汗臭味,背把手电,穿梭在内场和外场之间。其实不然,在每一架飞机腾空而起展翅高飞的背后,都是千千万万机务人付出的辛勤汗水。

谈起四十年来的点点滴滴,刘惠民的眼神温和而坚定,笑容中洋溢着快乐和满足,多年扎根一线的工作就是他成就感的来源,每每做好一个工作,制作一个做工精良的工件,他都十分自豪,这些都源于他对机务工作的热爱。

初识刘惠民是在航材楼的机务内场工作间里,工作间里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器械一应俱全,都覆盖着防尘布。刘惠民来到车床前,加工需要使用的工件。

从刘惠民那里了解到,飞机的定检排故维护工作极其重要,它是在定期维护的基础上,把隐藏的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它和故障维修工作最大的区别是定检工作没有明确的故障目标,是一项和故障隐患明争暗斗生死较量的工作,因此定检工作必须有前瞻性。要想在这场永远不会结束的战斗中一直保持胜利,就必须要有缜密的思维,严格的操作流程和丰富的专业知识。

工作中,他们严格按照“飞机维护工作单”规定的每一个步骤进行拆解和安装,不敢有一丝松懈。因为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会给整架飞机埋下安全隐患。

在和刘惠民接触过程中,他反复强调安全二字,作为一名机务员,直接影响飞行安全,正是他们的劳动,保障了洛阳分院几十年来的安全飞行。

机务工作并不是说说就能够完成的,这都需要机务工作者们辛勤的劳动和付出,刘惠民负责的内场工作并不像一般运输航空公司一样白、夜、休、休四班倒,而是有着洛阳分院的特色。洛阳分院不仅承担着运输航空航班起降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要保障训练机的安全飞行。刘惠民负责的内场工作主要是将外场无法修复的问题在内场相对齐全的工具环境下进行加工检测和修理的,并且还负责着检测飞机是否有安全隐患的重要责任。相对于休息时间更多的四班倒,刘惠民的工作时间相对更加规律,是和一般岗位一样的上五休二,但是加班加点,抢修设备也早就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刘惠民从在四川做一名机务兵起就牢牢扎根于机务工作中,一干就是几十年,回忆起几十年的机务工作,说长也很长,说短也挺短,日日夜夜的忙碌筑牢了一道保障飞行安全的长城。他说,每次看到自己制作的工件,维修的飞机,心中都有着很多很多的说不出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也正是这些平凡的工作让他放弃了很多升迁的机会,而选择了基层第一线的机务工作。

离开前,刘惠民对我说,虽然他没有选择向上走,但是身兼着共产党员和民航安全的双重责任,他时刻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多年来,他多次获得分院和学院的表彰,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建校60年之际,他还被评为了共产党员示范岗。他说,主旋律之所以被称为主旋律,是因为他重要而且不可或缺,作为一名老党员,他的思想时时跟随着党,从未放松。

这时,我也感觉到,他的工作环境虽然简朴,甚至说陈设已经有些简陋,但是有这样一个任劳任怨,认真负责,无论思想行动都很优秀的机务工作者在为飞行安全保驾护航,我觉得飞行安全不再只是一句叫的响亮的口号,而是近在眼前,实实在在的安全。

机务工作既特殊,也平凡,平凡如所有人,上班打扫工作环境,学习技术,了解发展,特殊如身负他人生死,不敢有丝毫怠慢,工作中固然有困难,但是都在刘惠民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下被一一化解。诚如刘惠民说的:当专注成为一种习惯,责任成为一种精神,那一切的困难都是浮云。

作   者:孙伟岸,2016年6月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同年入职洛阳分院。现为洛阳分院空管站通导科见习通信机务员。

体验对象:刘惠民,洛阳分院机务工程部三中队修理所所长。

 

相关信息